8月15日18時16分,記者跨出一步,便同時站在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兩國的土地上,腳下是紅藍兩色的邊界線。這里是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跨境邊境合作中心。中心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監管”模式,持有效證件即可出入。
“中方區已累計入出區1879萬人次,其中去年達554萬人次,比2013年增長12.9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備受矚目。”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市委書記郝擁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截至目前,合作中心已吸引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35個重點項目落地;入駐商戶30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
新疆霍爾果斯地處西部邊陲,5年來,當地緊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從開放支點逐漸成為絲路熱點。
“以前是出國推介,現在是外商上門。”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事果蔬生產、加工、出口等業務,副總經理于歡對這幾年的變化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霍爾果斯與外界聯系更緊密了。目前,公司已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俄羅斯建立了18個銷售網點,由于業務量增加,今年計劃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新設5個網點。
哈薩克斯坦籍貨運司機巴合提亞爾·瓦依托夫從1993年就開始在兩國間跑運輸。近年來的變化,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貨物品種更豐富了;二是運輸時間縮短了,從霍爾果斯到阿拉木圖,原來要四五天時間,現在通關效率高,中午過關、下午出發,第二天早上就能到阿拉木圖。“更令人高興的是,收入也在翻倍。”他說。
隨著霍爾果斯“熱度”增高,當地產業集聚也在加速。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科國際貿易等30多個外向型商業綜合體及75家免稅店入駐運營,免稅店年銷售額突破11億元;新疆..產品質量溯源系統上線,推動了高端免稅產業發展;相繼與哈薩克斯坦方聯合舉辦機電產品暨第二屆中亞農業機械博覽會、中哈冰雪旅游節等20余場展銷會、旅游商貿洽談會和論壇,會展經濟已見成效。
此外,區域金融中心正在形成。作為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驗區和離岸人民幣金融業務試點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一批金融機構已入駐合作中心,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創新離岸業務系統上線。新疆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曦峰介紹,截至今年6月末,合作中心試點銀行累計開立人民幣離岸賬戶109個,累計發放離岸資金貸款880億元。今年4月份,中哈兩國本幣結算渠道在霍爾果斯全面打通。
統計表明,霍爾果斯經開區去年工業總產值比2013年增長172.3倍,去年進出口貨物量占全自治區的58.6%;今年上半年,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0%,工業總產值增長47%。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霍爾果斯將加快推進自由貿易港、區域性國際金融港、國際文化產業示范區、全疆兵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國跨境旅游購物中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樞紐門戶城市的特殊地位將進一步凸顯。